黎平县有哪些历史人物故事,红军桥的故事简介

秦始皇 发布于 2024-04-28 阅读(13)

黎平县有哪些历史人物故事目录

黎平县有哪些历史人物故事

红军桥的故事简介

贵州黎平县

黎平县的人文历史

黎平县有哪些历史人物故事

黎平县历史名人的传奇故事。

黎平县的历史名人。

黎平县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孕育出了众多历史名人。这些名人中有民族英雄、革命先驱、文学巨匠,他们的事迹光耀中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标签:黎平县、历史名人、民族英雄。

苗族英雄:杨应龙。

杨应龙,明朝末年苗族起义领袖,出生于黎平县重安镇。他率领苗族同胞抗击明朝官府的压迫,建立了“大南国”,与明朝政府对峙长达10余年。杨应龙虽然最终兵败身死,但他的反抗精神激励了后世苗族同胞,成为民族英雄的象征。

标签:杨应龙、苗族起义、大南国。

革命先驱:周逸群。

周逸群,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出生于黎平县岩洞乡。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等重要职务。周逸群在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被誉为“中国共产党的大管家”。

标签:周逸群、中共创始人、革命先驱。

文学巨匠:沈从文。

沈从文,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出生于黎平县凤凰古城。他的小说以浓郁的湘西风情和细腻的笔触著称,代表作有边城、湘行散记等。沈从文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标签:沈从文、湘西文学、中国现代文学。

结语。

黎平县历史上的名人辈出,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成为黎平县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名人的精神品质和丰功伟绩,永远铭刻在黎平县人民的心中,为黎平县的发展建设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红军桥的故事简介

红军桥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地名,它源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的故事。

在1934年12月,红军长征路经黎平县高屯镇少寨村,当地群众为红军搭建了一座桥,后来这座桥就被称为红军桥。

红军桥的故事有很多版本,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讲述了一个胖财主和一个瘦财主因为惧怕红军的到来破坏桥梁,但在经过一座被称作红军桥的大桥时被吓死,双双追下大桥掉入河里淹死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九零年代初的文化与物质远不能与如今生活丰富多彩的年代里,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趣谈。

另一个版本的故事则讲述了红军攻占黎平后,黎平少寨红军桥成为红军宣传革命、赈灾救济、义诊送药、发放豪财、分田分地、动员征兵的地方。

当地百姓为之取名红军桥,这座桥成为贫苦百姓与红军子弟兵团结一心、亲如一家的历史见证。

红军桥的特点

红军桥,又称松桥,位于四川省平武县平南羌族乡上场口,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和建筑特色的古廊桥。

该桥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仍在正常使用。

红军桥全长约10米,宽约3米,距离河道8米高,横跨河道之上,气势磅礴。

红军桥为全木结构,采用原木和木板构建,桥身巧妙地运用了木质材料,使桥楼简约而不失气势。

桥上立有两排木柱,中间为过道,古朴典雅。

走在桥上,感受到平稳舒适的步伐。

从远处望去,红军桥犹如空中楼阁,令人惊叹不已。

红军桥不仅具有较高的建筑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

在红军长征时期,这座桥曾是红军战士们经过的重要通道,见证了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

如今,红军桥已成为革命历史的重要遗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凭吊。

以上内容参考

贵州黎平县

黎平县隶属于贵州省,人民政府驻德凤镇。

县委书记闵启华,县长王崇松。

处于东经108。

31’—109。

31’,北纬25。

41’—26。

拥有人口总数五十余万多人。

地方邮政编码557300,全县管辖面积为4441平方公里,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口总数最多及面积最为宽广的地区。

黎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地方山清水秀,具有大量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

黎平县耕地面积18587公顷。

辖15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10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403个村民委员会,19个居民委员会。

2008年末总人口52.5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9.62万人,非农业人口13.56万人,人口出生率12.16‰,自然增长率5.33‰,符合政策生育率92.81%,人口较多的民族有侗族、苗族。

主要矿藏有硅、黄金、煤等。

森林覆盖率78%。

  德风镇为黎平县人民政府驻地,是一个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德府城。

港澳新区街道办事处将作为新的政府行政服务区,

黎平县的人文历史

“黎平山珍,芳名千里”这是古代文人对黎平古邑文化的赞叹。

黎平古城,地处黔、湘、桂三省交界,已有1300多年历史。

唐代,黎平为龙标县治地,时称五脑寨,始兴土司。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改称黎平。

北宋巡抚副使龙禹官和丞相司马光上书神宗皇帝:“蛮地古州(驻地今黎平罗里)山珍物丰。

蛮民聚党作乱。

”神宗下令攻打土  黎平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张)酋杨承磊。

禹官统宋军在黎平城不远的侗寨枪杀千人后,把这个寨子改称“平越寨”。

这是黎平特产和兵燹较早的记载,也是黔东南至宋代以来重要的文字资料之一。

黎平,雅名黎阳,素有“黔东咽喉,军事要塞”之称。

宋代以来,一直是军事战略要地,征战不息。

明代,吴勉率20万农民起义军攻占古州(今黎平罗里)、靖州一带,朝廷命楚王朱桢、汤和率兵围剿,战争长达10年之久。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黎平府,辖五开卫等14个长官司。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红军长征到贵州第一个县城黎平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在这里召开了“黎平会议”,确立了红军长征北上进军的军事战略路线。

这里几经战火摧残,但众多的文物古迹依在。

如:东城门洞、南城门洞等古城墙;二郎坡、马家巷、双井街等明清时期民宅建筑;湖广会馆、胡荣顺商号、九如堂等清初的商业古建;何公祠、南泉山古寺、西佛崖、十万坪古战场等宗教军事古迹。

  河流井水是一个城市的灵气,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黎平古城,南有南泉山脉环绕,北有北门山脉围拢,形成上至五开下至罗团,长宽分别十公里三公里的船形盆地。

城中有清澈见底的龙溪河(现称福禄河)沿北门山脚流下清水江。

城内还有五座连绵的五脑山,形成五开回龙。

让人称奇的是:先人依五脑地形,运用易经、星宿、天干地支、地理学,进行推算布局,开凿“九八”七十二眼井,眼井布局形象成一幅巨大的罗汉图。

明清时期,黎平出进士30名,举人236人。

有明代翰林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何腾蛟、亚中大夫前吏部尚书梅友月、朱万年等人。

  作为唐代龙标县治地的黎平,从古籍文献上也可读到称赞黎平山水文化的一些史诗。

王昌龄贬谪龙标县尉后,天宝年间(742年)在龙溪惜别好友时,写下送崔参军往龙溪:“龙溪只在龙标上,秋山孤月两相向。

”明万历二十七年秋天,时任南京大理评事的龙起雷,从南京回黎平,徙步龙溪赋诗祭王昌龄:“龙标天远接龙溪,黯黯青山月欲低;千年羁魂应不怨,诗荒开遍夜郎西。

”这寥寥的几句,却道出了黎平优美的地理特点,也表达了他对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无比同情和赞颂其传播汉文化的精神。

  黎平古城,是东下湖广,西上云贵的交通要塞,也是清水江、都柳江两大河流的分水岭重地。

这里盛产杉木、木耳、山药材、牛皮等,为历代商贾云集之地,市场相当繁荣,有小南京的雅称。

清代中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四川、江西等省客商在黎平建立商会。

现存清代嘉庆湖广会馆,建筑面积3480多平方米,仅禹王宫内就悬挂有“探花及第”、“状元及第”等各种扁牌题词80多件。

木材方面,保存有5000多年前的阴沉木。

“日有千人拱手,夜亮万盏明灯。

”就是当年黎平古城繁荣的盛况。

当地居民为繁荣经济,常年把山区的茶油、核桃、香菇、天麻、杜仲等山珍药材,由水路运往清水江,下洞庭,到上海,故而让黎平古城一直享誉上海等大都市。

自宋代以来,“黎平山珍,芳名千里”的佳话。